close

  賣家生意做起來,供貨商便自發依附到位,里仁洞最多時包括家庭作坊在內的大小制衣廠數以百計。
  發展6年自發形成完整生態系統 今遇轉型瓶頸與“出走”困境
  一年前,廣州番禺里仁洞還是一個籍籍無名的村莊。2013年12月,阿裡巴巴研究中心公佈全國20條“淘寶村”,里仁洞作為廣州唯一的上榜者,瞬間吸引了外界的目光。
  6年前的荒蕪地帶,隨著淘寶村的名聲在外,以及一個個致富故事的流傳,成為年輕創業者趨之若鶩的去處,近年來租金成倍暴漲。淘寶村炙熱的背景下,是大量商家不堪高企成本而出走的無奈,安全隱患和行業規範等城中村典型癥狀也隨之浮出水面。記者近日走進里仁洞,尋訪村中人,揭示一個淘寶村的成長歷程與發展前路。
  文/記者何道嵐
  圖/記者黎旭陽
  番禺里仁洞:廣州唯一官方淘寶村
  根據阿裡研究中心的定義,“淘寶村”指的是網商數量達到當地家庭戶數的10%以上,且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到1000萬元以上。
  這些農村網商以淘寶為主要交易平臺,形成規模效應和協同效應。從全球範圍來看,中國淘寶村是獨一無二的經濟現象。
  全國目前有20個“淘寶村”,廣東占據其二,番禺南村鎮里仁洞村就是其中之一(另一在揭陽),也是廣州市內的唯一一個。
  番禺南村鎮經貿辦人士告訴本報記者,幾年來,淘寶村憑藉房屋的租金優勢和同鄉(潮汕人為主)的幫帶關係,在短短幾年的時間里集聚了大批商家,使得淘寶村的規模得以迅速擴大。“同時,部分商家借助淘寶村的發展勢頭,實現了從小網店到大商家的轉型,年銷售額超過千萬元,並建設了現代化的辦公場所。”
  淘寶村生態:工廠—店家—快遞
  從一個尋常而略顯蕭條的城中村,變身成過千商家一度雲集的全國名村,對里仁洞而言,2008年是一個時代的分水嶺。
  30歲的羅文斌,有里仁洞“代理村長”之稱,是第一批進村的拓荒者。他說,淘寶村的現狀已經基本達到了創始人的最初設想——只要租一套房子、帶一臺電腦,就可以開始做生意。從註冊網店到進貨、發貨,包括轉型做服務終端,都能在村裡解決。
  時光倒流回6年前,一切都是另一番景象。“那時候,一天也沒幾輛車路過。”站在自家加工廠門前,張先生感慨地說。
  如今,這段村裡的主幹道白天已是車水馬龍,到了夜晚10時至凌晨1時的繁忙時段,場面更是不得了:駐扎在村子里的20多家快遞公司統一齣動,把車開到家家戶戶樓下取件,大包小包乃至整箱整箱的包裹,瞬間在路邊堆積如山,就地分揀的快遞員一刻不能停手。
  樓下運貨,而藏在樓上出租房裡敲鍵盤做買賣的自然是大量淘寶店家。里仁洞的店家有多密集?張先生告訴記者一個尋訪的方法:在出租屋樓下見人便問,十有八九就是了。
  賣家生意做起來,供貨商便自發依附到位。在里仁洞村的各個路口,公告欄上貼滿各類招聘和出租信息,諸如“招工:縫紉機、針車、苦頭、珠片”、“熟手車位多人,每月4500~6500元”……在去年的最高峰時段,包括家庭作坊在內的大小制衣廠數以百計。
  28歲的伍先生是首批進村辦制衣廠的廠家,2009年,他追隨著羅文斌等大店家的腳步,來此做下線配套。工廠里有著幾十號人幫手,手上有三四個長線大客,日均出貨過千件。他介紹,村裡的制衣廠基本不參與產品款式的設計,因為網店服裝的款式多變,店家大多送樣送料到廠,以讓產品儘快面市,趕上轉瞬即逝的潮流。
  羅文斌等大小店家告訴記者,里仁洞最初吸引年輕人入內創業,最終形成淘寶村,兼具天時、地利、人和三大原因:一是房租低於周邊其他村莊;二是縱橫十多條筆直寬闊的道路,交織成一張交通網,易於運輸;最後是店主大多來自潮汕地區,同鄉關係加快了商家聚集的速度。
  困境:租金一年翻番 過百商家“逃離”
  “從最高峰時的超過1200家,減少至現在的600多家。”羅文斌告訴記者,淘寶村在發展中遇到了難以逾越的瓶頸。為此,記者採訪了南村鎮經貿辦相關負責人胡盛忠,結合店家們的觀點剖析相關問題。
  房租用工成本驟增
  隨著商家的不斷聚集,村內的房租水漲船高,特別是近一年來,房租上升的幅度高達100%,商家們面臨巨大的成本壓力。僅2013年,搬離淘寶村的商家就多達100多家。據悉,目前仍有商家表示,如果房租繼續持續大幅上漲,他們也將考慮搬離此地。
  除了房租成本,用工成本問題也日益嚴峻,特別是近年來員工招聘越來越難,成本越來越高,以至於目前只能通過同鄉介紹才能緩解部分用工的壓力。
  民房做倉庫存安全隱患
  站在管理方的角度看,目前,絕大多數淘寶商家都是租用民房作為辦公場所或倉庫,裡面放置了大量的服裝、木架、辦公用品等低值易燃物,而這些民房大多排列密集,通風設施較差,消防設備缺乏,一旦發生安全事故,可能產生嚴重後果。
  “3年前,村裡一夜燒了兩場大火。於是一段時間的消防突擊檢查,讓大家疲於應付,聞風關門,轉頭還是偷偷開。”羅文斌笑說,幸好近兩年沒出大事,所以大家還算能正常做生意。
  註冊登記店家不到1%
  據悉,目前淘寶村的600多商家中,進行過企業註冊登記的不到1%。這有兩個方面的原因:一是商家無意註冊,因為可以避免繳納稅收;二是商家難以註冊,因為國家規定民用住宅不可以用做企業(公司)的註冊登記場所。即使可以解決辦公場所的問題,商家也需要房東和村委會開具租住證明,而房東和村委會對此普遍積極性不高。
  “一抓緊,生意都沒法做。”店家張先生表示,這其實是整個淘寶行業的典型現象,也正是部分網店得以小本經營的基礎。記者手記:
  淘寶村並非何人“打造”
  眼看淘寶村初現由盛轉衰之勢,有人提出,當地部門要採取行動,蓋一棟大樓,建一片園區,“再造”一個淘寶村。可事實上,縱觀全國的淘寶村,從誕生之日起便有賴其自發性,沒有一條是事先規劃而有意識地“打造”起來。
  市場的事情由市場說了算。租金便宜、治安良好、交通便利、網絡快遞等配套完善,無需行政主導,天然逐利的商家自會聚集。這是對里仁洞村環境治理的客觀認可。
  行政介入扭曲激勵,降低資源配置效率,對淘寶村乃至社會而言,一座新的大樓還是一個新的園區,都遠不如一個良好而穩定的營商環境來得實在、公平。
  在一個信息透明,沒有壁壘的自由流動市場,行業和區域之間的利潤終隨時間趨於平衡,淘寶村也難以例外。因市場的開放而炙熱,也因市場的開放而歸於常態。  (原標題:600網店藏身廣州“淘寶村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w28hwose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